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正迅速崛起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其战略地位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的优越,更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应用产业园
布局“数字湾区”
“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地区以及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一直积极推动算力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其中,广东省作为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续发布多条重磅政策,推动在算力产业的布局。
2023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大湾区的发展重点在于深化数字化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推动高效联通的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广东省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定位凸显了大湾区在国家算力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3月份,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广东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暨“粤算”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到2025年,在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达到38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50%。建成智能计算中心10个,基本形成算力规模体量与数字化发展需求相适应、算力供给结构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发展格局。
“粤算”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新增国产化算力占比达到70%,基本形成与广东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算力、运力、存力资源体系和供给体系,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级核心算力枢纽。
在算力产业的布局与协同发展机制方面,广东省计划构建“一群多城、群城两级、多层异构、云边协同”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空间布局,以韶关为核心数据中心集群,其他非核心集群城市为城市数据中心及边缘数据中心。这一布局不仅优化了算力资源的分配,也促进了区域内的协同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的算力服务。
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核心数据中心集群所在地的韶关市,近年来围绕大数据产业链条和生态建设,全力推动数据中心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上下游产业集聚落地。目前,韶关市在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已签约项目39个,协议投资额高达74.44亿元。
算力布局离不开网络建设,“粤算”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城市内1ms、韶关至广深3ms、韶关至全省5ms”时延圈,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90%,骨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FlexE、超低损光纤、智能无损网络技术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66%的目标。为此,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这一目标打造可靠的网络基础。
广东电信依托于“国家云安全云”的能力、天翼云“2+4+32+X”数据中心的布局以及雄厚的AI、算力、大模型资源等优势,全面升级10GPON网络。广东联通提出构建多层次、体系化算力资源池,打造具备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泛在接入、安全可信及智能管控等五大特征的粤港澳大湾区全光算力网。广东移动联合华为在珠海完成全球首个5G RAN共生部署,实现网络性能和绿色低碳双提升。
这些举措大幅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络能力,为算力调度和使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并且为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产业发展奠定了领跑地位。
在算力产业的集聚和优化方面,大湾区通过区域一体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例如,广州、深圳等城市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为算力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大湾区的政策优势和良好的产业环境,也为算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入的改变生产模式,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新的发展引擎。通过精心的产业布局、创新驱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算力产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算力枢纽。